跑步属于有氧还是无氧运动(基于一些跑步问题,整理了份我自己的观点)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5 09:57:16    

基于最近粉丝和朋友询问的一些跑步的问题,整理了一份我自己的观点,欢迎大家反驳。


1、单独跑vs组队跑

每个人,每天的状态。比如睡眠情况、生理情况、是否受伤等情况,运动中的心率、配速、体感等,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如果两个人或多个人一起跑,要么跑得快的迁就跑得慢的,降速跑;要么跑得慢的去追逐跑得快的,容易受伤。还是建议一个人跑,可以想快就快,想慢就慢;想多跑就凭着自己的身体情况多跑,想休息也不用刻意的去考虑人际关系。上周周末跑步,公园遇到一个跑团的,30多号人,在湖边集合,然后我绕着湖跑完了一圈,他们才开始跑(团队集合费事费时)。跑的过程有人掉队了,然后另一个人出队过来说,我陪你630的配速继续跑,她说不跑了,你跟上去吧。另一个人说才跑了五公里,再跑一圈吧,我们这的湖一圈接近5公里。您也是真敢劝呐,运动这种事儿,量力而行,如果出了意外您负责的起吗。我一般都是一个人跑,想跑就跑,想休就休,无拘无束。如果只是为了交朋友,可以加跑圈,可以交跑友,但是真心不建议一起跑步。

2、跑步是有氧还是无氧运动

慢跑是有氧,快跑是无氧;最大心率的80%以下是有氧跑,反之无氧跑;当跑步的时候可以正常聊天,是有氧跑;喘的说不上话,是无氧跑。

3、跑步,是否需要力量训练

跑步虽然是一种有氧运动,但力量训练对于我们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力量训练可以帮助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跑步效率,减少受伤风险,并且有助于改善跑步姿势。特别是针对核心肌群、腿部和臀部的力量训练,可以显著提升跑步表现。平时可以适当做一些深蹲和平板支撑,提高腿部和核心力量。

4、跑步的着地方式

跑步的着地方式主要有三种:前脚掌着地、全脚掌着地和后脚跟着地。

前脚掌着地是指跑步时,脚的前部先接触地面,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冲击力,适合短距离快速跑和竞速跑者。中脚掌着地是整个脚掌接触地面,这种着地方式被认为是最自然、最平衡的跑步方式,适合大多数跑者。后脚跟着地是指脚跟先接触地面,这种方式在跑步时会增加冲击力,但适合初学者。建议有心在跑步这一运动坚持下去的人,还是用全脚掌着地的方式跑步吧。全脚掌着地可以有效减震,减少冲击力,保护膝盖和脚踝。对于长期跑步的人来说,膝盖是最容易受伤的部位,而后脚跟着地的方式,冲击力会伤害膝盖;而前脚掌着地,对于足弓部分也会有一定的损伤。所以我个人认为,跑步还是全脚掌着地的方式比较好。

5、跑步看心率还是看配速

健康跑、养生跑还是多看心率,保持低心率的运动下,可以有效保护心脏。那如何在低心率的同时,提高配速呢?首先,我们需要累积跑量,随着我们的每一次奔跑,我们的身体各项指标会慢慢适应跑步,比如肌肉、呼吸、步频、步幅等。然后呢,慢慢提高我们的耐受力,首先是跑步的距离,可以慢慢提高到5公里,10公里。距离到了,如何提速并控制心率呢?在每次跑步的最后一公里到两公里,可以进行冲刺跑,来刺激心脏,提高最大摄氧量。最大摄氧量的提高,可以在平时的跑步中,显著的降低我们跑步的心率。

6、晨跑vs夜跑

我刚开始跑步是夜跑,后来改成了晨跑,原因是经常加班的话,夜跑就打水漂了。

晨跑通常被认为有助于提高新陈代谢,激活身体机能,为一天的工作和学习提供能量。早晨的空气相对清新,污染较少,适合进行户外运动。此外,晨跑可以帮助人们养成早起的习惯,提高自律性。

夜跑则可以让人们在一天的忙碌后放松身心,缓解压力。晚上进行运动可以促进睡眠质量,帮助身体更好地恢复。夜跑还可以避免早晨的匆忙,对于时间安排较为紧张的人来说,晚上跑步可能更加方便。不过,夜跑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中跑步,以免发生意外。同时,运动后不宜立即睡觉,应给身体足够的时间来冷却和放松。

7、跑步减脂吗

只要是运动,而不是躺着,都可以减脂。所有的运动,都是从前20分钟大量燃烧身体里面的糖分,少量燃烧脂肪,过渡到20分钟后,少量燃烧身体里面的糖分,大量燃烧身体里面的脂肪。因为这时候身体里面的糖分已经基本被分解完了,而如果过度进行有氧运动,脂肪分解不及时,则会同时开始分解肌肉。所以最佳的减脂运动时间,应该控制在40分钟左右,强度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