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烨的母亲是谁(《康熙王朝》:康熙不会知道,亲妈佟贵妃的傻)
顺治出家,玄烨登基,看起来几乎是顺理成章。
因为玄烨是众阿哥中最出色的那一个,而他的生母是佟贵妃,他自己又深得顺治和孝庄的青睐。
可是,毕竟有六个阿哥,毕竟他们人人都有继承皇位的资格,谁规定就必须是玄烨呢?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最理想的皇位继承人是玄烨,但不是非他不可。
他能登上皇位,要感谢扶持他的祖母孝庄,要感谢自己的好资质和努力。
除此之外,还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他的母亲佟贵妃。
而佟贵妃带给玄烨的好处,不是靠她的聪慧和算计,而是她的憨直。

孝庄的顾虑
在奉先殿,孝庄苦苦劝说顺治无果后,就对顺治彻底死了心。扶持新帝登基,也被真正提上了日程。
能力方面,玄烨完胜其他阿哥。但孝庄身处宫闱和权力中心,只论能力选择皇位继承人是不现实的。

孝庄需要的,不仅是一个成年后能治理好江山的皇子,她还需要这个皇子身上具备三个条件:
- 对于自己这个祖母没有芥蒂,能真心尊重和依赖;
- 未亲政之前,朝政只能由自己和四位辅政大臣辅佐,不能让其他人有此机会;
- 将来亲政后,有真正至高无上的权力,没有外戚干扰朝政的隐患。

对于第一个条件,孝庄给顺治端上毒药,被玄烨打翻药碗后晕倒,醒来后问玄烨自己和顺治谁是对的时,她从玄烨口中得到了答案。
玄烨说:
“孙儿敬爱皇阿玛,但是孙儿觉得皇阿玛不该去当和尚,皇祖母是想救皇阿玛,绝不会让皇阿玛死的。”
这句话,让孝庄对玄烨放心了,满足了玄烨登基为帝的第一个条件。

而上述第二和第三个条件,其实针对的只是一个人,那就是玄烨的生母佟贵妃。
孝庄是清朝历史上杰出的女政治家,她辅佐了顺治和康熙,对清初政权的统一和巩固有着重要贡献。
这样的孝庄,对权力却有着自己的坚持和见解。

玄烨登基后,四位辅政大臣曾奏请孝庄垂帘听政,孝庄断然拒绝。
这是因为,对她个人而言,她并不迷恋权力;
对朝廷而言,她不希望扰乱“女子不得干政”的祖制;
而对天下而言,她不希望因为后宫女子对权力的谋求,引起不必要的祸乱。
她可以辅佐幼帝,但她想确立幼帝亲政后,可以以绝对的皇权治理天下的政治方向。

那么对于玄烨的母亲佟贵妃,孝庄就不得不多加留份心。
历史上为了权力,踩踏着亲情而上,兄弟反目、母子成仇、父子为敌的例子,孝庄一定都知道。
如果佟贵妃是个满腹谋算、渴望权力的女子,那么玄烨登基后,将来发生的局面便是佟贵妃染指朝政,培植自己的势力,和孝庄渐成水火。

甚至待玄烨成年后,她会阻挠玄烨亲政。即便亲政,她也会和玄烨为了权力而成为仇敌。
如果佟贵妃无法让孝庄放心,即便玄烨再优秀,孝庄也不敢选他作为继承人。
佟贵妃没有过分的野心
佟贵妃此人,不能说她完全没有争宠之心。
顺治独宠颚贵妃,颚贵妃重病之时,她也会向孝庄表示皇帝被迷惑。

顺治说她只想当皇后,孝庄说她想要授皇后大宝。
佟贵妃想要做皇后不假,但她的心思只限于和其他嫔妃争宠,她对权力的欲望始终依附于顺治。
哪怕顺治已经出家,皇位已经出现了实质地空悬,她却还去董鄂妃的棺前假哭。
孝庄告诉她马上就是孝康皇后了,她还说“皇上都出家了,我还做什么皇后呀。”

看,玄烨就要称帝了,作为生母的佟贵妃还想着后宫嫔妃之间的那点儿是非,她还没想到自己能和权力扯上什么关系。
她并非清心寡欲之人,但她并没有存什么过分的野心,这是让孝庄放心的第一个原因。

佟贵妃的心机很浅
佟贵妃身处宫闱多年,若说他毫无心机,也不现实。
但要说她有什么深沉的心机,也实在牵强。
当初芨芨草救了玄烨一命,董鄂妃命在旦夕。佟贵妃不喜董鄂妃,巴不得她病重而亡。

所以当孝庄让她去给承乾宫送芨芨草时,她急忙说:“太后,您不是说过吗?这鄂贵妃她爱怎么着就怎么着,随便她去呗。”
孝庄告诉她,如果故意不救董鄂妃,顺治会记恨她一辈子,她这才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至于如何送,如何说,才能达到让顺治拒绝救命草的目的,还需要孝庄手把手教她。

顺治出家,孝庄欲立玄烨为帝。可她让顺治喝下毒药这件事,玄烨不仅看到了,还冲进奉先殿打掉了药碗,这让她不得不有所疑虑。
当她问玄烨关于毒药那件事,她和顺治孰对孰错时,玄烨向母亲佟贵妃投去了求助的眼神。
佟贵妃脱口而出劝说孝庄道:“太后,玄烨年纪还小,您就别再逼他了。”
玄烨如何看待这件事,关系着他如何看待祖母孝庄,关系着在他心里对孝庄是爱还是恨。

如果玄烨因此恨上了孝庄,孝庄便不可能立他为帝。
如果换作算计深、谋划远的一个人,此时要做的应该是引导玄烨如何回答,以讨得孝庄的欢心。
可佟贵妃没有,在她的眼里,不让玄烨为难比什么都重要。

这一次,孝庄又看到了她憨直的一面,便更加安心了。
玄烨登基后,四位辅政大臣和孝庄议事,鳌拜和索尼因帝师人选发生分歧。孝庄便顺水推舟,让四人商议好后再告诉她。
四人走后,佟贵妃说:“太皇太后,儿媳怎么瞅着,他们几个不是一条心呐。”

她的神态和语气,是完全不知制衡权术为何物的模样,她甚至觉得那四人不是一条心,将是一种麻烦。
孝庄告诉她:
“是啊,就是因为他们不是一条心,咱们才能管得住他们。因人而异嘛,如果他们要是一条心了,咱们娘俩就管不住他们啦,傻丫头。”

听了这话,她这才恍然大悟。
这说明佟贵妃根本不懂朝政事务,对此她不感兴趣,也从无钻营。
孝庄的那句“傻丫头”,是句真心话。
她一点儿也不欣赏这位儿媳,但却有着一种不设防的偏爱。
浅淡的心机,是让孝庄对佟贵妃放心的第二个原因。

佟贵妃的傻是玄烨能登基的加分项
玄烨登基两个月后,佟贵妃离世,可对孝庄来说,她并不知道佟贵妃会是如此结果。
皇帝是一国之君,而太后在血缘上天然地高于皇帝,幼帝的危机,外戚的坐大,都离不开血缘地位的影响。
所以凭孝庄的政治手段,佟贵妃的所想所为,会极大影响孝庄的判断。

玄烨能否登基为帝,佟贵妃不能决定全部,但却是孝庄不得不重点考虑的一环。
没有政治野心、心机浅的佟贵妃,顺利通过孝庄的考验。
她的那股傻气,悄无声息间,把玄烨顺利推向了皇位,也决定了一个王朝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