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县属于哪个省哪个市([云南 昆明市富民县])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4 09:55:26    

富民县,隶属云南省昆明市。位于昆明主城区西北部,东邻嵩明县、寻甸县相邻,北与禄劝山水相连,西与禄丰、武定接壤,南靠西山区,总面积993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富民县常住人口15.26万人,城镇化率55.37%,境内居住着汉、彝、苗、回、白等民族。截至2021年10月,富民县下辖2个街道、5个镇。县政府驻永定街道永定街88号。

元,建富民县。1953年,随武定专区并归楚雄彝族自治州。1958年,划归昆明市。

历史沿革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建秦臧县,属益州郡,富民一带属秦臧县辖地。蜀汉建兴三年(225年),改益州郡为建宁郡。

东晋,改建宁郡为晋宁郡,仍辖秦臧县。晋设宁州,秦臧县属建宁郡。

南朝,属宁州晋宁郡。

唐初,属昆州,武德四年(612),属姚州。武德七年(624年),在富民地方置利浪驿。贞观九年(公元635年),西宁地改称黎州,称富民坝子为黎瀼甸。

宋,为大理国拓东节度所辖。

元至元四年(1267年),置黎瀼千户所。至元十二年(1275年),撤千户所建富民县,属中庆路。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中庆路为云南府,富民县属之。清沿明制。

民国初年,属滇中道,后废道直属云南省。

1950年,属武定专区。

1953年,随武定专署并归楚雄彝族自治州。

1958年,划归昆明市。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民国21年(1932),划入昆明县在富民的插花地杉牢园(村)和束刻中村的昆明县插花户:接管禄丰县飞地石板沟地区。

1950年,昆明县玉案乡的谷律箐、栗子园、撬东、大浪田划归富民县松林乡。

1951年,武定县之荞地山、麦家营、腊水田、庄房(后并入荞地山村)4村和嵩明县的束刻上村及在中村居住的插花户同时划归富民。

1955年,武定县的小甸,鸡街、撒嘎拉、打马卡、总管营也划属富民,后于“大跃进”初划还武定。

1957年,禄劝县之龙潭乡划归富民。

1958年,嵩明县的散旦、鲁南、三营3个乡划归富民县管辖,隶属勤劳人民公社,

1961年,从勤劳公社划出成立富强公社,后改为散旦公社。

1963年,寻甸县的款庄区划归富民县管辖。11月6日(文件为次年1月),寻甸县的款庄地区(含东村地区)也划归富民。

1966年,撤销款庄区,建立款庄、东村两个公社。4月,武定县小甸和麻地大队再划归富民。

1977年,西山区飞地瓦恭、迤六两乡划属,又于1980年7月仍划还西山区。禄丰县碧城镇胜利大队河底村、小松棵划归富民。

1979年,嵩明县门前地大队划属富民。

1984年,永定人民公社改为永定镇,其他8个公社改为区。

1987年,大营区改名为大营镇,其他7个区改名为乡。

2005年,撤销勤劳、者北乡,分别划入永定、大营、罗免3个乡镇。

2009年,撤销大营镇,并入永定镇。

2011年,撤销永定镇,成立永定街道;撤销款庄乡、赤鹫乡、东村乡、散旦乡、罗免乡,成立款庄镇、赤鹫镇、东村镇、散旦镇、罗免镇。

2017年,永定街道析置为永定街道、大营街道。

区划详情

截至2021年10月,富民县下辖2个街道、5个镇:永定街道、大营街道、罗免镇、赤鹫镇、东村镇、款庄镇、散旦镇。县政府驻永定街道永定街88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富民县,位于昆明主城区西北部,介于东经102°21'~102°47',北纬25°08'~25°37'之间,[2]东邻嵩明县、寻甸县相邻,北与禄劝山水相连,西与禄丰、武定接壤,南靠西山区。[3]南北长51.6千米,东西宽44.2千米,总面积993平方千米。

地质

富民县,境内地层出露有:元古界之下元古界昆明群,上元古界震旦系之上统灯影组,下统澄江组;古生界之寒武系、奥陶系、泥盆系、石灰系、二叠系:中生界之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之第三系、第四系等均以不等之面积分布于全县。

地形地貌

富民县,地势南高北低,富民坝子四周山环如屏,望海山脉把县境分为螳螂川和龙泉河两大流域。自古为四川、滇北人省会一昆明之要津,素有“滇北锁钥”之称。

气候

富民县,属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区。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夏秋湿热,冬春干冷,干湿分明。日照时数多,光能资源丰富,光合生产潜力大。气温日差较大,年差较小,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早。但因地形复杂,海拔差异大。“立体气候”明显,故有“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和“四季无寒暑,有雨便是冬”之说。


水文

源于县外河流有蟑螂川、门前河(高桥河)、大营河及其支流新桥河和清水河、浓纳河、龙泉河、木板河等8条:源于境内的有高北河、马拉河、青罗河及天生桥河、新沙河、石板沟6条。境内河流的特点是:旱季水小清澈,雨季水大浑浊。坝区河床弯环水速缓,狭谷河床徒窄水速急。

自然资源

富民县,探明具有工业开发价值的矿产资源有硝盐矿、钛砂矿、铝土矿、彩玉石、石灰石等二十余种。

交通运输

富民县,高等级公路穿境而过,县乡公路四通八达,其中:武昆高速(富民县境内30.58千米)、108国道(富民县境内38.76千米)、轿子山旅游专线(富民县境内25.56千米),县道养护MQI值(中等路率)80%以上,县、乡、村道经常性养护率100%,建制村路面硬化率100%。

2021年,富民县公路通车里程1203.13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50.35公里。机动车保有量5.73万辆(包括拖拉机),比上年增长4.8%。城乡公交运营线路14条;拥有公共(电)汽车营运车辆77辆;出租汽车20辆;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100%。

风景名胜

杜郎木桥

杜郎木桥,又名“红军桥”。位于富民县散旦镇,建于1935年,桥长12米,宽3米,桥面建有瓦屋顶。该桥建成后,红军第二、六军团长征从这里进入富民,具有建筑独特和革命历史背景双重性,2001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永安桥

永安桥,位于富民县东村镇小松园村,横跨于木板河上,东西走向。始建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原为木板桥,清咸丰元年(1851年)重建为石拱桥,更名为“永安桥”。1987年,在旧石桥上空新建了一座新桥,形成“桥上桥”的景观。1936年,红军长征历史上的小松园战役就发生在这里。为纪念此次战役缅怀先烈,昭示后人,1996年,富民县人民政府在永安桥北头修建纪念碑,1997年永安桥、小松园被列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花大桥

花大桥,位于富民县城,横跨螳螂川河南北,原桥为风雨桥,又叫永定桥。原桥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桥全长64米、宽4.3米,为四墩五孔木梁桥。桥基及其沿河上下铺砌黑色花岗岩条石,石间以银锭式榫铆连接,缝隙处浇灌铁汁。桥面两边建有房屋20间,桥头桥尾建有牌坊,建桥精致,雕梁画栋,故有“花大桥”之称,闻名全省。1985年,花大桥作为富民县标志性建筑被设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至2005年,进行仿古重建。

永固桥

永固桥,位于永定街道办事处老五村西。横跨螳螂川支流清水河上,建于嘉庆年间(1796--1820), 为单孔石拱桥,桥长12.5米、宽3.3米。该桥是通往禄丰、罗茨的古道桥梁,直至民国年间,此桥商贸行人不绝。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长征途经富民时经此桥北上罗茨。2011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方特产

富民茭瓜

富民茭瓜,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富民县地处云贵高原低纬度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4℃,最高气温33.4℃,适宜种植茭瓜。富民茭瓜是一种常见的水生蔬菜,是禾本科植物菰的嫩茎杆被菰黑粉菌刺激而形成的纺锤形肥大部分,外披绿色叶鞘,食用部分为三节圆柱状,形似鸡腿,色黄白色,光滑,有光泽,肉质肥嫩,细密紧实,呈黄白色,纤维素少,无黑点。

2012年5月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富民茭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富民杨梅

富民杨梅,云南省富民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富民杨梅果大核小、色泽艳丽、汁多、酸甜适度、有香气,成熟早,较耐贮运,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因其树大,故当地人称之为“大树杨梅”。

地名由来

元至元四年(1267年)置黎灢千户所,十二年(1275年)改千户所立富民县,境内农作物一年两熟,自食有余,因“境内尚觉富庶,故以富民称之”。《今县释名》:“滇池水之下委,为螳螂川,过县北,资为灌溉之利,故以富民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