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居寺地址在哪里(北京也有座敦煌-房山云居寺)
房山云居寺始建于隋末唐初,有石经、纸经、木版经三绝,被人称为北京的敦煌。

云居寺
隋末唐初,僧人静琬选取幽州北山(今北京房山)发愿刻经,唐贞观五年(631年),静琬在山上建造佛堂、僧舍等房屋,始称云居寺,经过历代修缮,云居寺有东中西三路建筑,其中中路有五大院落,六进殿宇,被称为北方巨刹,1942年,云居寺毁于日军炮火,现存殿堂大都是重修的,只有山门是原物,山门后依次为天王殿、毗卢殿、释迦殿、药师殿、弥陀殿、大悲殿。

云居寺
1961年3月4日云居寺被首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居寺内有众多珍贵文物,如今依然是宗教场所。

云居寺
房山石经:房山石经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刻佛教大藏经”,现发现完整的大小经版共14278块,计佛经1122部、3572卷,镌字总量达3500多万字,目前分别藏于南塔地宫下和石经山藏经洞内。

新建南塔
云居古塔:云居寺保留着唐辽石、砖塔十多座,,南塔又称释迦佛舍利塔,毁于日军炮火,现为复建,南塔旁有建于辽大安九年(1093年)的开山琬公塔,塔内供奉石刻大藏经创始人静琬,石雕八角形三层密檐式,高约6米,塔身刻有《开山琬公之塔》塔铭。南塔地下有藏经穴,幸免于难,目前地宫内陈列剩下的房山石经,即10082块辽金石经。

北塔
北塔又叫罗汉塔,通高34.2米,主体是呈金刚宝塔式的组合形式,塔基为隋唐所建,塔身断代为辽代,是云居寺如今的象征,塔旁有四座唐塔,西北角为景云二年塔(是北京市最古老的唐塔)、东南角为太极元年塔、东北角为开元十年塔、西南角为开元十五年塔。

唐塔
塔下层有清塔三座,是圆通、了尘、云光三位云居寺清代主持的墓塔,又称三公塔。

云居寺
其他石刻文物:云居寺内有御碑亭,内有御笔龙碑,铭刻的是清朝嘉庆皇帝于嘉庆十四年(1808年)和嘉庆十八年(1812年)两次游云居寺御笔所提《瞻礼二十韵》和《再游云居寺诗》。在北塔旁有很多石刻文物,包括隋贤劫千佛碑、辽北郑院邑人起建陀罗尼幢等,在寺内还有多座碑刻。

云居寺
云居佛经:除了房山石经,云居寺还有清乾隆版大藏经和包括明南藏、明北藏、单刻佛经、手抄经卷、藏文经卷、舌血真经在内的2.2万余卷明代大藏经,其中舌血真经、乾隆大藏经等有展出。

天开寺舍利
佛祖舍利:云居寺的两颗佛舍利与陕西法门寺的佛指舍利,八大处二处的佛骨舍利并称为“海内三宝”,如今在首都博物馆库房,陈列在大悲殿旁佛祖舍利殿现代人造佛塔内的佛祖舍利来自房山天开寺,原本盛放舍利的天开寺塔就在殿门口。

云居寺
云居寺的秋景也很美,尤其是大悲殿前的银杏,也是全寺最佳的拍照地点。

云居寺
详细地址:北京市房山区云居寺
交通攻略:六里桥东乘坐917区间至石窝站,换乘F31路至云居寺站,步行前往
开放时间:9.00-17.00
门票价格:40元/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