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具鸡黍什么意思(孟浩然的一首山水田园诗,诗人是如何构思的?)
山水田园诗,与一般借景写情的诗不同,全诗的主要篇幅都在写景,而诗人的感情通常变化又不大,所以很难读出诗人的写作思路来。
我们今天以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为例,尝试能否从景物特点中读出诗人的写作思路。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首诗用语平淡如水,叙事自然流畅,没有雕饰的痕迹,深受读者的喜爱。
但我们今天的主要目的是,读懂诗人的写作思路。
所以我不过多介绍诗歌的形式美。

田家
- 1、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
田家,指村庄。
这两句很简单,诗人介绍了自己去村庄的原因。
但是我们要特别注意一个问题:诗人是自己主动提出去村庄的吗?
并不是。
诗人之所以去村庄,是因为老朋友热情相邀。
“具鸡黍”,就突出了老朋友的热情。
老朋友这么热情,诗人当然不好推辞,所以才去了村庄。
这一个信息是关键,是诗人设下的伏笔。
为什么关键?
我们先不着急回答,继续读颔联。

青山横卧
-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合,环绕。
郭,这里指村郭。
先看“绿树村边合”。
这句话的意思是,绿树环绕着村落。
景物有什么特点呢?
如果我们只读这一句,可以总结很多特点,比如村落很安静,环境很美等等。
那么诗人到底想突出景物的哪一个特点?
可见,我们分析诗歌中的景物特点,不能只看单句,否则就很容易陷入迷茫。
我们先读后一句,看看这两句有没有共同的景物特点。
再看“青山郭外斜”。
斜,是倾斜的意思。
青山为什么会在村郭外倾斜呢?
如果是一座单独耸立的山峰,自然不会倾斜。
但如果是连绵不绝的山脉呢?
从山脚到山顶的地面距离很长,斜度较小,就可以看到青山呈缓慢倾斜的情景。
所以这个“斜”字,表明了村郭外的青山是横卧的,并不是耸立的。
我们现在再来总结颔联的景物特点。
(1)村落被绿树环绕;
(2)村郭外横卧着青山。
您看,想走进这个村庄非常不容易,先要穿过青山,还要穿过绿树。
青山和绿树仿佛两道屏障,把这个村庄与外界隔绝。
所以颔联诗人想要表达的观点是:在地理位置上,这个村庄与外界隔绝。
我们继续读颈联。

农家菜圃
- 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轩,窗户。
场圃,打谷场和菜园。
桑麻,都是指农作物。
打开窗户,能看到打谷场和菜园;与朋友喝酒,谈论的是关于农作物的事情。
这两句话有什么共同的景物特点呢?
不管是场圃还是桑麻,都与农作物相关,都与农民的日常生活有关。
您想想,诗人和老朋友喝酒聊天,为什么不讨论世外之事,而要讨论农作物呢?
可见,他们对世外之事都不感兴趣,他们只关心自己周围的事物。
所以颈联诗人想要表达的观点是:村民们的日常生活,也与外界隔绝。
我们继续读尾联。
- 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菊花,菊花酒。
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等到重阳节的时候,我还要来喝菊花酒。
如果我们仔细对比尾联和首联,就会发现诗人的一个“变化”:
首联中,诗人并不是主动提出去村庄的;
尾联中,诗人却主动提出下次还要再来。
您看,首联和尾联形成了明显对比,突出了诗人前后态度的变化。
那么诗人为什么会有这么明显的变化?
因为诗人想要喝一杯菊花酒吗?
肯定不是。
因为中间两联并没有提到菊花酒,所以菊花酒不是诗人的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中间两联提到了什么呢?
我们前面已经分析了两点:
(1)在地理位置上,这个村庄与外界隔绝;
(2)村民们的日常生活,也与外界隔绝。
从这两点我们就可以看出,正是因为这与世隔绝的环境,让诗人态度发生了变化。
可见,诗人心里向往这里与世隔绝的环境。

菊花
可能有人还会问:为什么诗人要说重阳节来喝菊花酒呢?
您想想,诗人特别喜欢这个村庄,但是他能待在朋友家不走吗?
还有,如果下次老朋友不邀请了怎么办,他好意思不打招呼直接来吗?
您看,诗人之所以要主动提出重阳节还来喝菊花酒,就是为了先打个招呼,知会老朋友一声,那么下次自己主动前来就不会那么尴尬了。
可见,诗人对这个村庄多么的喜爱!
- 5、整首诗的脉络梳理
我们整理一下诗人的行文思路:
首先,诗人被老朋友邀请到村庄做客,着重突出了朋友的热情,表明自己并不是主动前往,设下伏笔;
其次,通过描写村庄的地理环境,突出村庄在地理上与外界隔绝;
然后,通过描写在村庄做客的情景,突出村民的日常生活与外界隔绝;
结尾,诗人自己主动提出下次还要再来,与首联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态度发生转变的原因是村庄与世隔绝,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对与世隔绝环境的向往之情。
您看,我们之所以能读出诗人的感情和写作思路,主要是因为我们总结出了颔联和颈联的景物特点,得出一个比较清晰的结论:村庄与世隔绝。
这个结论是让诗人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也暗含了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
当您在读山水田园诗的时候,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分析诗歌的景物特点时,需要联系上下文提炼出景物的共同特点,不能只根据某一句来猜测诗人的感情,否则很难找到线索。